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北京100853
出 版 物:《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Academic Journal of Chinese PLA Medical School)
年 卷 期:2020年第41卷第12期
页 面:1202-1205,1221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5[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医学]
基 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扶持基金(2018FC-WJFWZX-2-17)
主 题:内热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瞬时受体电位 疼痛 髋关节
摘 要: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就诊的Ficat分期为Ⅰ期和Ⅱ期的接受内热针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内热针针刺部位为臀部和腹股沟,每个部位治疗1次,间隔5 d,针刺后加热针体至43℃。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2个月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结果2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2.1(21~46)岁,Ficat分期Ⅰ期8例,Ⅱ期13例。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7±1.2、1.9±1.5、2.3±1.1,HHS总评分分别为50.6±13.8、73.7±8.6、69.7±13.3,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的VAS评分及HHS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SS评分中疼痛(19.05±8.3 vs 30.8±9.2)、髋关节功能(27.2±6.3 vs 32.9±7.0)、关节活动度(2.1±0.6 vs 3.0±1.1)三个子项目评分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前均显著提升,结果与总评分趋势一致(P均0.01)。结论内热针疗法可改善Ficat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和下肢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