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鱿钓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关系 收藏

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鱿钓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关系

Distribution of fishing ground of Illex argentinus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waters of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of Argentina

作     者:方舟 陈新军 李建华 陆化杰 

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出 版 物:《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3年第22卷第1期

页      面:134-140页

学科分类:090803[农学-渔业资源] 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923031 2012AA092303)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2231203901) 国家发改委产业化专项(2159999)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助 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资助 

主  题:阿根廷滑柔鱼 中心渔场 表温 阿根廷专属经济区 西南大西洋 

摘      要:根据2008-2011年中国鱿钓船在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的生产统计和表层水温(SST)的资料,对渔获量组成和渔场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Marine Explorer软件和K-S统计方法对渔场分布与SST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推测出各月中心渔场的最适SST。结果表明: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鱿鱼产量在2-4月份较高,且波动较大;产量主要集中在44°~52°S、60°~65°W海域,约占总产量的70%以上,各月产量的空间分布有较大差异,作业渔场总体上不断北移。2-8月中心渔场各月适宜SST范围分别为11~14.5℃、9.5~12℃、9~10℃、9~9.5℃、7~9℃、7.5~9℃、7~10℃,并通过了K-S检验。研究建议,今后应收集更为详细的包括生物学在内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不同产卵群体的特点,对资源变动和渔场变化进行系统和科学分析,为合理利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提供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