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嵌入新空间治理导向的存量城乡建设用地协同利用机制优化研究 收藏

嵌入新空间治理导向的存量城乡建设用地协同利用机制优化研究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Utilization Mechanism of Existing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Embedded in New Space Governance

作     者:谭迎辉 苏海龙 尚进 TAN Yinghui;SU Hailong;SHANG Jin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 

出 版 物:《城乡规划》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年 卷 期:2021年第1期

页      面:49-58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基  金: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外协项目“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支持(项目编号:20201211969) 

主  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权益挂钩 零存整取 全域综合整治 成片 综合开发 存量城乡建设用地协同利用机制 

摘      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2008年实施以来,对促进存量城乡建设用地协同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各地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工具内核,但也带来了不少负面问题。随着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使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该政策体现的“增加国有建设用地与减少集体建设用地相挂钩的价值导向,既不符合当前改革的方向,也无法纳入新的空间治理体系。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促进存量城乡建设用地优化的途径是否应从当前的依托政策工具转向依靠治理体系?本文尝试以更好地促进空间结构优化及空间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提升地方空间治理效能,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框架下,传承与创新原国土资源部的政策经验,探索嵌入新空间治理导向的存量城乡建设用地的协同利用机制,以适应乡村地区由“卖地模式向“经营模式转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