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 收藏

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

作     者:潘自乔 

作者机构: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 版 物:《安徽建筑》 (Anhui Architecture)

年 卷 期:1999年第7卷第4期

页      面:44-46页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402[工学-结构工程] 0814[工学-土木工程] 

主  题:钢筋混凝土板 施工 裂缝 防治 

摘      要:钢筋检结构由干设计不当或因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及其它因素都会造成裂缝的出现。有些裂缝对结构不造成危险,但有些裂缝会对结构造成破坏,严重的会使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对国家对人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无论在新建结构或老房改造及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裂缝,一定要先找出原因,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裂缝由于施工不符规范而产生的情况较多,如钢筋胜板主筋下来加垫块,当浇筑检时主筋上移,保护层增大,使板有效高度减小,造成板底裂缝;又如,施工中替换钢筋不当造成裂缝,设计用3根18螺纹钢,施工时用2根22螺纹钢代用,由于钢筋接触面积减少会发生裂缝。当然也有设计不当引起裂缝的,如受弯构件由于检截面过大,未用适宜的配筋率造成裂缝过大,使梁下有裂缝出现。裂缝主要由混凝土收缩、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欠佳的施工缝后遗裂缝、正常受力构件的裂缝等四方面因素造成,现对产生裂缝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加以分析:一、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1.表现形式破地坪:纵横向均有长条状裂缝,如为水泥砂浆面层则面层裂缝多呈龟裂状。钢筋检构件:在任何方向,如果配筋的间距较大,则在此方向可能发生收缩裂缝。(1)板:现浇板:由于纵向行的分布筋间距过大,结果在横向造成收缩裂缝。...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