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100730
出 版 物:《中国医刊》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年 卷 期:2021年第56卷第5期
页 面:528-53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20YFC086100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0-I2M-CoV19-001)
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2月4日至2020年4月15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收治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78例COVID-19患者,根据28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22例、死亡组56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有创机械通气24h内呼吸力学指标、入ICU24h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以评价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合并症及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死亡组机械通气24h内呼吸力学指标提示,平台压、呼气末正压、驱动压力均高于存活组,氧合指数和肺部顺应性均低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入ICU 24h内的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和乳酸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存活组,急性肾损伤、急性心肌损伤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有创机械通气24h内高呼气末正压、入ICU高D-二聚体和合并急性肾损伤是COVID-19有创机械通气患者28d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机械通气24h内高肺部顺应性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有创机械通气24h内高呼气末正压、入ICU高D-二聚体水平和合并急性肾损伤是COVID-19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机械通气24h内高肺部顺应性是其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