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FS-LASIK矫正不同程度近视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早期变化 收藏

FS-LASIK矫正不同程度近视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早期变化

Early changes of the corneal higher-order aberrations after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or different degrees of myopia

作     者:任雁琳 史春生 姜波 Yan-Lin Ren;Chun-Sheng Shi;Bo Jiang

作者机构: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国安徽省合肥市230041 

出 版 物:《国际眼科杂志》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年 卷 期:2021年第21卷第5期

页      面:796-799页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安徽省卫生厅科研计划项目(No.2018SEYL025)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No.12925KJ2018B11) 

主  题: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高阶像差 轻中度近视 高度近视 角膜后表面 

摘      要:目的:探究轻中度和高度近视患者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角膜前后表面和整体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对2018-12/2019-12在我院行FS-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29例129眼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按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为轻中度近视组(SE-6.00D,76眼)和高度近视组(SE≥-6.00D,53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mo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和整体角膜的高阶像差。结果:术后6mo,两组角膜前表面和整体角膜的总高阶像差、球差和水平彗差较术前增加,且高度近视组高于轻中度近视组(均P0.01);两组角膜后表面的水平彗差较术前有差异(均P0.01),且高度近视组高于轻中度近视组(P0.01)。两组患者角膜前表面和整体角膜的术源性总高阶像差、球差和水平彗差与术前SE有明显相关性(均P0.01)。结论:FS-LASIK术后6mo角膜前表面及整体角膜的总高阶像差、球差和水平彗差均较术前增加,且与术前SE明显相关;角膜后表面高阶像差除水平彗差外无明显变化,其远期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