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规律分析 收藏

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规律分析

Contamination Pattern of Fusarium Toxins in Cereals in Sichuan Province

作     者:陈新元 董飞 仲伶俐 武德亮 王淑芳 徐剑宏 马桂珍 史建荣 CHEN Xinyuan;DONG Fei;ZHONG Linli;WU Deliang;WANG Shufang;XU Jianhong;MA Guizhen;SHI Jianrong

作者机构: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京)/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1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成都610066 

出 版 物:《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1年第39卷第2期

页      面:141-148,172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基  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CX(19)3107,CX(19)3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118,31701748) 

主  题:四川省 粮食 镰刀菌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摘      要:【目的】了解四川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以及种植制度对该地区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影响。【方法】以四川省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和镰刀菌烯醇(fusarenone X,4ANIV)等5种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为主的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以及玉米-小麦套作、水稻-小麦轮作及水稻-再生稻等种植制度对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影响。【结果】(1)取样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中的镰刀菌毒素污染种类以NIV为主,NIV含量显著高于3ADON、15ADON及4ANIV(P0.05);(2)小麦样品中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DON+3ADON+15ADON+NIV+4ANIV,trichothecenes)含量显著高于水稻和玉米样品(P0.05);(3)绵阳、德阳和资阳小麦中tirchothecenes含量不仅显著高于当地玉米及水稻样品(P0.05),而且显著高于其他主产区的小麦、玉米及水稻样品(P0.05);(4)种植制度对2019年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水平影响显著,水稻-小麦轮作方式下的小麦样品中trichothecenes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小麦套作方式下小麦样品(P0.05),水稻-再生稻种植方式会显著增加再生稻中trichothecenes含量(P0.05)。【结论】四川省小麦、玉米和水稻主要毒素污染种类为NIV毒素;通过适当调整取样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制度,如减少水稻-小麦轮作或再生稻种植面积,将有助于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的污染控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