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膈肌旁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CT与病理对照研究 收藏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膈肌旁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CT与病理对照研究

Diagnosis of 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round Diaphragm and Lower Mediastinum for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pathology

作     者:王之龙 唐磊 李艳玲 李忠武 王胤奎 李子禹 李晓婷 曹敏 孙应实 WANG Zhilong;TANG Lei;LI Yanling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科10014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病理科10014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胃肠肿瘤中心100142 

出 版 物:《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年 卷 期:2021年第40卷第3期

页      面:522-527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编号:2017000021469G279)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消化专项项目(编号:XXT20) 北京市医管局青苗计划项目(编号:QML20161102) 

主  题: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淋巴结 多排螺旋CT 

摘      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膈肌旁及下纵隔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前2周内接受胸部及腹部多排螺旋CT检查。手术均清扫膈肌附近区域淋巴结(包括第19组膈下淋巴结,第20组食管裂孔淋巴结,第111组膈肌上淋巴结)和下纵隔区域淋巴结(第110组胸下部食管旁淋巴结,第112组后纵隔淋巴结),并按淋巴结分组记录手术病理情况。由两名影像医师共同阅读患者CT图像,按淋巴结分组观察检出以上各组淋巴结并达成一致,在轴位图像测量淋巴结长径、短径及门静脉期CT值,与术后病理淋巴结分组对照。统计以上各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测量数据,评价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66例手术患者病理共检出75枚淋巴结,其中有8枚淋巴结转移阳性。影像医师阅读CT图像后,达到和病理对应的共37例患者,在这5组区域共检出49枚淋巴结,其中第19组膈下淋巴结11枚,第20组食管裂孔淋巴结9枚,第111组膈肌上淋巴结6枚,第110组胸下部食管旁淋巴结22枚,第112组后纵隔淋巴结1枚。与病理淋巴结按组对照后,发现第19组2枚淋巴结转移,第20组1枚淋巴结转移,其余淋巴结无转移。这5组淋巴结中转移阳性淋巴结与阴性淋巴结的平均长径分别为(6.00±2.83)mm和(5.44±1.23)mm,平均短径分别为(3.56±0.88)mm和(4.50±2.12)mm,平均CT值分别为(19.00±21.21)HU和(28.86±24.88)HU。转移阳性与阴性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及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可以检出AEG膈肌旁及下纵隔的淋巴结并达到与病理的按组对应,为AEG患者手术清扫淋巴结前确定重点关注清扫范围提供参考,但CT无法根据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和CT值对这5组淋巴结转移做出准确诊断。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