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封育方式对荒漠草原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收藏

封育方式对荒漠草原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Effects of Enclosure Regimes 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Desert Grasslands

作     者:刘建康 张克斌 冯湘 刘新月 LIU Jiankang;ZHANG Kebin;FENG Xiang;LIU Xinyue

作者机构: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21 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出 版 物:《生态环境学报》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1年第30卷第3期

页      面:445-45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AC03085) 

主  题:荒漠草原 封育 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土壤理化性质 

摘      要:近年来中国大部分草地正发生不同程度退化,如何恢复退化草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围栏封育作为西北地区退化草地的主要恢复措施之一,其生态过程一直是生态学者的研究重点。为研究不同封育方式对退化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宁夏荒漠草原11年和22年完全封育、11年生长季封育、和自由放牧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方法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其植被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封育能增加群落地上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并增强群落稳定性,但不能显著改善群落Simpson指数(P0.05),并降低了群落丰富度指数R;(2)22—24年完全封育草地多年生植物及总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P0.05);(4)封育能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等物质含量,但降低了土壤含水量。该研究指出封育年限及管理方式是影响群落结构和土壤性状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理论提供支持与指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