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土壤》 (Soils)
年 卷 期:2021年第53卷第2期
页 面:265-271页
核心收录:
基 金: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ZDBS-LY-DQC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42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8402)资助
摘 要:为探究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对高CO_(2)浓度([CO_(2)])的响应是否与氮素供给形态有关,利用人工气候生长箱,以粳稻(武运粳23号和淮稻5号)、籼稻(扬稻6号)和杂交稻(Y-两优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主处理:大气[CO_(2)]和高[CO_(2)]处理(+200μmol/mol),副处理:硝态氮和铵态氮处理,测定水稻新展开完全叶片的光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CO_(2)]会增加硝态氮处理下粳稻和杂交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铵态氮处理下粳稻武运粳23号叶片Pn以及各氮素供给形态下水稻叶片胞间[CO_(2)](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其中在硝态氮处理下Pn和WUE的响应要高于铵态氮处理;高[CO_(2)]会降低水稻叶片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_(r)),其中在硝态氮处理下粳稻gs和Tr的响应要高于籼稻,而在铵态氮处理下高[CO_(2)]对杂交稻gs和Tr的影响要高于粳稻和籼稻。可见,不同的氮素供给形态会影响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高[CO_(2)]的响应,且这种影响在水稻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