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免耕对稻油轮作系统土壤结构的影响 收藏

免耕对稻油轮作系统土壤结构的影响

Effect of No-till Farming on Soil Structure in Rice-rapeseed Rotation System

作     者:刘玲玲 李超 房焕 赵杨 张中彬 彭新华 尹力初 周虎 LIU Lingling;LI Chao;FANG Huan;ZHAO Yang;ZHANG Zhongbin;PENG Xinhua;YIN Lichu;ZHOU Hu

作者机构: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沙410128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 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长沙410125 

出 版 物:《土壤学报》 (Acta Ped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1年第58卷第2期

页      面:412-42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22、4180700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900)资助 

主  题:免耕 水稻土 显微CT 孔隙结构 团聚体稳定性 

摘      要:为探明免耕对稻油轮作系统土壤结构的影响,基于湖南省洞庭湖区4a的耕作试验(2016—2019),采用X射线CT扫描技术和常规土壤物理分析方法,研究了旋耕和免耕对水稻土0~25 cm土层土壤结构的影响。与旋耕相比,免耕处理对0~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碳无显著影响,但免耕处理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2 mm团聚体的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不同耕作方式改变了土壤大孔隙度和孔隙大小分布,与旋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增加了0~5和5~10 cm土层各个孔径范围内(25μm)的大孔隙度,其中0~5 cm土层300~500μm孔径的大孔隙显著增加了70.5%,5~10 cm土层25~300和300~500μm孔径的大孔隙分别增加了82.8%和167.2%(P0.05)。研究表明,稻油轮作系统免耕有利于提高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大孔隙度,改善水稻土结构状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