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乌苏铜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模型 收藏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乌苏铜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模型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grated Prospecting Model of Xinwusu Cu-Fe Deposit in Wulatezhong Banner,Inner Mongolia

作     者:丁心科 王振臣 张彦生 陈杰 朱敏 童家琨 DING Xinke;WANG Zhenchen;ZHANG Yansheng;CHEN Jie;ZHU Min;TONG Jiakun

作者机构:浙江久核地质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 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创新)中心浙江湖州313000 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队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一〇八队内蒙古赤峰024000 

出 版 物:《金属矿山》 (Metal Mine)

年 卷 期:2021年第50卷第5期

页      面:130-139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主  题:铜铁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综合找矿模型 找矿标志 找矿靶区 

摘      要:新乌苏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查干此老—巴音杭盖金成矿带(Ⅳ74)上,是寻找与燕山期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铜铁矿的有利地区,尤其是NEE向大断裂的次级构造石英脉的下部为成矿有利区段。该矿带相继发现了巴音杭盖、图古日格、查干次老金矿和东加干铁矿。为详细查明矿床资源储量与矿体地质特征,类比毗邻的常兴铁矿及扎嘎乌素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理论,在总结分析前人普查、详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1∶2000地质测量、矿产地质钻探,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主要出露下元古界宝音图群的白云岩、千枚岩、碳质板岩、石英岩,志留系徐尼乌苏组地层出露于矿区东南部,第四系大面积覆盖于勘探区内,岩浆岩不发育;(2)矿体赋存于早古生界志留系徐尼乌苏组中,共圈定了14条矿体,其中铜铁矿体4条,铁矿体10条(7条为露头矿,其余均为隐伏矿体),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铜铁矿;(3)矿体受控于NEE向地质构造,多呈EW、NEE向带状或脉状展布,大断裂的次级构造带是控矿和储矿的有利部位。根据对新乌苏铜铁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构建了矿区综合找矿模型,并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编号为B1、B2、B3)。矿体主要受构造控制,大断裂在矿区内长2.2 km,矿体沿走向和倾向上应具有一定规模的延深,矿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