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预锂化研究进展 收藏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预锂化研究进展

Challenges and Recent Progress of Prelithiation for Si-Based Anode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作     者:李世恒 王超 鲁振达 LI Shiheng;WANG Chao;LU Zhenda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功能材料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出 版 物:《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年 卷 期:2021年第42卷第5期

页      面:1530-1542,I000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6YFA0201104) 中央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批准号:14380166) 江苏省双创人才和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批准号:SKLACLS2017)资助 

主  题:硅负极 首次库仑效率 预锂化 高性能硅基负极 

摘      要:锂离子二次电池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并不能完全满足电动汽车领域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硅负极因理论比容量高、脱嵌锂电位低、来源广泛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其巨大的体积变化(约300%)以及低的首次库仑效率阻碍了其商业应用.预锂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首次库仑效率、实现高性能硅基负极,本文阐述了预锂化的科学必要性,介绍了各种预锂化的方法以及优缺点,最后对硅基负极预锂化应用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