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石家庄天泉良种奶牛有限公司石家庄050200 河北省奶牛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200 河北省奶源工作总站石家庄050035 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唐山036000 石家庄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石家庄050500 张家口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河北张家口075000 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奶业发展办公室河北丰宁068350
出 版 物:《黑龙江畜牧兽医》 (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 卷 期:2021年第9期
页 面:68-72,77页
基 金: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创新团队项目(HBCT2018120204) 科技研发平台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项(20567687H) 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19226608D)
摘 要:为了了解河北省智能奶牛场在繁殖管理方面的建设成效,系统剖析中小型规模化社会牧场奶牛繁殖水平现状,借助智能化管理系统中的繁殖数据报表,经实地调查和走访,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张家口/承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牧场2019年度各项繁殖指标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所调研牧场总体繁殖水平较差,各项繁殖指标与参照标准的差距较大,达标率不足50.00%。对于成母牛参配率(发情揭发率)而言,从季节来看,各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地区来看,唐山地区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对于成母牛妊检(-)比例而言,从季节来看,夏季显著高于春季、冬季(P0.05);从地区来看,石家庄地区低于其他地区,与唐山地区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保定地区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受地区、季节、繁殖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所调查地区奶牛场成母牛各项繁殖指标与参照标准的差距较大,建议各牧场应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理想参照标准,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成母牛繁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