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深圳518020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云南昆明650021
出 版 物:《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0年第43卷第6期
页 面:1-5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慢性咽炎 TGF-β1 Smad3 动物模型 咽黏膜 咽炎消合剂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咽炎消合剂对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咽部粘膜组织中TGF-β1、Smad3 mRNA表达的趋势,阐明咽炎消合剂修复慢性咽炎模型大鼠咽粘膜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方法选用45只SD大鼠,随机分3组造模:标准慢性咽炎模型组,慢性咽炎模型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成功造模后进行咽炎消合剂治疗15d,然后对各实验组大鼠粘膜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检测,以及用Q-PCR检测不同组别中的TGF-β1、Smad3 mRNA的表达情况,对Q-PCR中Ct值进行t检验,按照2^(-ΔΔCt)方法进行计算。结果一般观测及病理检查显示,慢性咽炎模型建立成功。治疗组比较标准慢性咽炎模型组,咽粘膜组织病理增生情况好转明显,局部炎性细胞的数量减少,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及治疗组的TGF-β1、Smad3 mRNA表达要高于空白组(P0.05),经咽炎消合剂治疗后,治疗组TGF-β1、Smad3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咽炎消合剂对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咽粘膜中有TGF-β1/Smad3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干预了咽粘膜的组织纤维增生及炎性改变,证实了该药物对慢性咽炎治疗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