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东青岛266003
出 版 物:《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21年第28卷第5期
页 面:646-657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0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852) 山东省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专项(2018SDKJ0501-2)
主 题:小黄鱼 摄食生态 广义加性混合模型 海州湾 饵料生物
摘 要:根据2011年及2013─2016年秋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和胃含物分析数据,构建了Hurdle-GAMMs模型(Hurdle-generalized additive mixed models,广义加性混合效应模型),基于相对重要性指数和全子集回归筛选出小黄鱼(Larimichthy polyactis)的优势饵料生物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小黄鱼摄食主要饵料生物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特征。研究表明,体长、离岸距离和水深是影响小黄鱼摄食的关键因素,当小黄鱼体长为80~100mm和120~140mm范围内时,其摄食习性会发生明显转变。此外,在离岸距离40~60km和水深15~25 m的海域,小黄鱼的食物组成也会发生显著变化,其摄食的空间变化与饵料生物的分布重心密切相关。不同年份间环境中饵料生物的数量变动及个体生长发育对小黄鱼摄食习性的变化均具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对小黄鱼摄食强度的影响效应与其食物组成的变动显著相关。本研究可为小黄鱼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