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吕梁界河口群变质岩石的构造指示:来自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 收藏

吕梁界河口群变质岩石的构造指示:来自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Geochemistry,geochronology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 of metamorphic rocks of the Jiehekou Group in the Lüliang complex

作     者:肖玲玲 牛路伟 王国栋 XIAO LingLing;NIU LuWei;WANG GuoDong

作者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276005 

出 版 物:《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1年第37卷第4期

页      面:1015-104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73、42072219、4180220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18LCD0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8BD012)联合资助 

主  题:变质年龄 界河口群 吕梁 中部带 华北克拉通 

摘      要:华北中部造山带是华北克拉通内部一条重要的前寒武纪碰撞造山带,该造山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吕梁变质杂岩位于造山带中段,阜平杂岩西南,是透视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构造-热演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针对该地区的界河口(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含榴斜长角闪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显微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变质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界河口(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多为富铝富钾的变泥质岩石,其物源主要来自长英质火成岩,形成于有演化岛弧发育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含榴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多数是拉斑玄武岩,源区来自于富集地幔,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显微岩相学研究显示,含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含榴斜长角闪岩中均保留了早期进变质、峰期变质和晚期退变质三个阶段的变质矿物组合,且石榴子石边部多发育明显的白眼圈反应结构。其中,含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峰期矿物组合包括石榴子石、黑云母、夕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钾长石等;含榴斜长角闪岩的峰期矿物组合主要由石榴子石、角闪石、斜长石、磁铁矿和石英等组成。前期研究表明,二者的变质演化均记录了类似的顺时针近等温降压型的变质作用P-T轨迹,其峰期变质条件分别为750℃/7.0kbar和750℃/6.3kbar。本文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含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记录了1928~1920Ma和1882~1855Ma两组变质年龄。结合中部带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推断吕梁变质杂岩的区域变质事件与华北克拉通东、西部陆块间的碰撞造山作用有关,该地区与碰撞阶段同期的峰期变质作用发生在1928~1920Ma,而后于1882~1855Ma期间进入与快速构造隆升有关的退变质作用阶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