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对细胞脂质合成作用的研究 收藏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对细胞脂质合成作用的研究

Transcript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up regulation of lipid synthesis by HBsAg

作     者:荆沙 马泽林 赵超 JING Sha;MA Zelin;ZHAO Chao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200040 

出 版 物:《微生物与感染》 (Journal of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年 卷 期:2020年第15卷第6期

页      面:360-369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2018ZX10301208-001-003) 

主  题: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脂质代谢 转录组学 

摘      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合成的蛋白调节细胞脂质代谢的研究不断被报道,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与脂质代谢的相互调控研究较少,且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细胞转录组学的分析,揭示HBsAg对脂质代谢的调控机制。选用稳定表达HBsAg的细胞系HepG2-S-G2与其对照细胞系HepG2-neo-F4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分别检测重要差异基因OXCT1和CYP4F3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为验证HBsAg促进脂质合成上调的表型,对两种细胞系进行油红O染色并检测细胞脂肪酸、总胆固醇水平。进一步对稳定转染HBV的细胞系HepG2.2.15进行降脂处理,以观察细胞上清液中HBsAg与脂质合成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调控。结果显示,参与脂质代谢的差异基因发生显著变化,提示HBsAg引起了宿主细胞脂质合成途径的上调和消耗途径下调。定量PCR结果显示,相对于HepG2-neo-F4细胞,HepG2-S-G2细胞的3-酮酸辅酶A转移酶1(3-oxoacid CoA-transferase 1,OXCT1)mRNA水平升高约9倍,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CYP4F3基因在HepG2-S-G2细胞中转录相对下调。WB结果显示,OXCT1和CYP4F3蛋白表达均出现相应的显著上调或下调,并且趋势与转录组分析一致。油红O染色以及细胞脂肪酸、总胆固醇水平检测结果证实HepG2-S-G2细胞中脂滴更明显,且游离脂肪酸和总胆固醇均显著升高。降脂处理结果显示细胞上清液中HBsAg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HBsAg可上调脂质代谢、促进脂质合成,提示降脂可能成为抑制HBsAg的潜在有效途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