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替罗非班在超溶栓时间窗、非大血管病变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 收藏

替罗非班在超溶栓时间窗、非大血管病变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The Application of Tirofiba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Non-macrovascular Disease over Thrombolysis Time Window and Its Effect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作     者:贾晓涛 潘艳芳 雷辉 刘志勤 狄政莉 JIA Xiaotao;PAN Yanfang;LEI Hui;LIU Zhiqing;DI Zhengli

作者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710003 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陕西咸阳712046 

出 版 物:《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年 卷 期:2021年第19卷第10期

页      面:1631-163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81703842)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SF-036,2020SF-343) 

主  题:急性脑梗死 超溶栓时间窗 替罗非班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内皮功能 神经功能 

摘      要: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非大血管病变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6例超溶栓时间窗(发病时间为4.5~9.0 h)的非大血管病变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持续泵入48 h)及强化降脂治疗;对照组给予强化抗血小板聚集及强化降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内皮损伤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后试验组vWF、VE-cadherin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非大血管病变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内皮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