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藏北高寒草甸不同深度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高通量分析 收藏

藏北高寒草甸不同深度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高通量分析

High-throughput Analysis of Soil Organism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lpine Meadow in Northern Tibet

作     者:侯磊 薛会英 HOU Lei;XUE Hui-ying

作者机构: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860000 

出 版 物:《西北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1年第36卷第3期

页      面:17-21,28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XZ2019ZRG-49(Z))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155)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XZA-JYBSYS-2020-07) 

主  题:土壤生物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 

摘      要:为了解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生物群落结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那曲高寒草甸0~5、5~10、10~15、15~20、20~25 cm土壤深度范围内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在20~25 cm土层最少,且该层次Chao1指数和观测到的物种数均显著少于0~20 cm各土层。在门水平,0~25 cm各土层均以Opisthokonta为最优势群落,但20~25 cm土层的Archaeplastida群落较0~20 cm各土层的相对丰度高。在纲水平,0~20 cm各土层均以Nucletmycea为最优势群落,但到20~25 cm土层则转变为以Holozoa为最优势群落。在目水平,0~20 cm各土层均以fungi为最优势群落,但到20~25 cm土层则转变为以Metazoa_(Animalia)为最优势群落。研究发现不同深度土壤生物群落种类及丰度有一定差异,尤其是20~25 cm土层的土壤生物群落与0~20 cm内各土层之间有很大不同,说明土壤有机质可能影响土壤生物群落的分布,本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生物群落特征提供一定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