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
出 版 物:《山东农业科学》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1年第53卷第5期
页 面:133-137页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600)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9LZGC00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1)
摘 要:随着饮食多样化需求的增强,糯性食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因而糯小麦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从而带动了糯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及其淀粉特性的研究。自然界中不存在糯小麦突变体,人工杂交遗传重组是最早用于培育糯小麦的育种方法。EMS(Ethylmethane sulfonate)诱变技术、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等技术也被采用,但相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育种技术体系。本文以济糯116为例,从亲本选择、不同世代选择技术和手段、后代选育和抉择等方面,总结阐述了白粒全糯性小麦的育种技术体系,并讨论了其应用和产业化前景,可为糯小麦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