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跨境风电项目的建设模式、梯度转移及减排潜力研究——以中巴... 收藏

中国跨境风电项目的建设模式、梯度转移及减排潜力研究——以中巴经济走廊优先项目为例

Development pattern, gradient transfer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China’s overseas wind power projects:Based on priority projects in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作     者:韩梦瑶 刘卫东 刘慧 HAN Mengyao;LIU Weidong;LIU Hu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出 版 物:《世界地理研究》 (World Regional Studies)

年 卷 期:2021年第30卷第3期

页      面:490-500页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10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135) 

主  题:风电投资 可再生能源 中巴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 自主减排贡献 

摘      要: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中的风电项目建设已经初现规模。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工程建设中,风电优先项目涉及的项目金额约为6.47亿元,运营期累计发电量可以达到近180亿千瓦时,可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90兆吨。伴随跨境风电项目的梯度转移,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并网取决于东道国的政策制度安排、建设运营模式、设备供应体系以及电价收购协议等。本研究有助于协助沿线国家完善能源政策制度、加快清洁电力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落实碳减排承诺,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推广提供借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