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优势方案研究 收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优势方案研究

Exploring optimal early mobilization schem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based on orthogonal design

作     者:张敏 王清 李现文 蒋园园 史慧玲 彭田田 Zhang Min;Wang Qing;Li Xianwen;Jiang Yuanyuan;Shi Huiling;Peng Tiantian

作者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66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护理部 

出 版 物:《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年 卷 期:2021年第36卷第11期

页      面:16-21页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704074)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7SJB0285) 

主  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活动 正交设计 优势方案 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社会参与度 疲劳 

摘      要:目的基于正交设计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方案。方法对影响早期活动的3个因素(活动强度B、活动频率C、每次活动时间D)及对应的3水平按正交设计L9(33)形成9种不同的早期活动方案;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3例,随机分成9组,各组分别采用一种方案进行早期活动,实验中未对因素A(活动开始时间)进行控制。观察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Barthel指数、疲劳严重程度、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自主参与,情绪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因素A(活动开始时间)对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时的疲劳严重程度、出院1个月时生活质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优势方案为:活动开始时间为卒中发生后24~48 h,活动频率为每日2~3次,活动强度推荐在活动能力允许情况下实施床椅转移、离床坐位、站立及行走或爬楼,每次活动时间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