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立地和龄组对四川省柏木人工林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收藏

立地和龄组对四川省柏木人工林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Effects of Site and Age Group on Leaf Ecology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Cupressus funebris Plantations in Sichuan Province

作     者:宋思梦 周扬 张健 SONG Si-Meng;ZHOU Yang;ZHANG Jian

作者机构: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研究中心康定626001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华西雨屏区生态环境监测站成都611130 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成都611130 

出 版 物:《植物研究》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年 卷 期:2021年第41卷第5期

页      面:760-77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62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5)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ZC0017)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2JY0047) 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1TD006) 四川民族学院特色科研孵化项目(KBFHB19014) 四川民族学院自办科研项目“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下巨菌草的生物量和农艺性状” 

主  题:生态化学计量学 柏木人工林  立地类型 龄组 

摘      要:研究四川省柏木人工林叶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立地变化与龄组的响应,对深入理解各龄组柏木叶在不同立地类型中的养分分配格局有重要意义。为确定立地和龄组对柏木人工林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柏木人工林主要分布区70个标准地进行立地分类,采集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柏木叶测定其C、N、P含量。结果显示:(1)研究区共划分为2个小区、4个组、8个亚组及17个立地类型。(2)四川省柏木人工林平均叶C、N、P含量分别为(550.55±18.08)g·kg^(-1),(9.39±0.20)g·kg^(-1),(0.95±0.12)g·kg^(-1),C∶N,C∶P,N∶P分别为58.70±3.04,583.68±44.59,9.93±0.37,均受立地与龄组的显著影响(P0.05)。(3)同一龄组内,与N、P含量相反,叶C含量、C∶N、C∶P在山地小区显著高于丘陵小区;各小区内酸性紫色土组显著高于石灰性紫色土组;丘陵小区各组内坡下部亚组显著高于坡中上部和坡顶台地亚组,且厚土层类型显著高于中土层类型;山地小区酸性紫色土组内阳坡亚组显著高于阴坡亚组,且沟槽类型显著高于坡地、脊梁类型。(4)同一立地内,从幼龄林到近熟林柏木叶C含量、C∶N和C∶P不断上升,N、P含量不断下降,柏木生长可能受N限制且生长前期更明显。综上所述,建议柏木造林选地以山地阳坡沟槽或丘陵坡下部土层较深厚的酸性紫色土为佳,生长前期施N肥以缓解可能受到的营养限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