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厦门市重点保护植物空间优先保护格局研究 收藏

厦门市重点保护植物空间优先保护格局研究

Study on spatial conservation priority pattern of key protected plants in Xiamen

作     者:钱灵颖 黄智洵 杨盛昌 曹文志 QIAN Lingying;HUANG Zhixun;YANG Shengchang;CAO Wenzhi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361102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1年第41卷第11期

页      面:4367-43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901) 

主  题:Zonation MaxENT 生物多样性 优先保护 

摘      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39种厦门市重点保护植物为对象,通过物种分布模型MaxENT获得物种潜在分布栅格图,利用空间保护优先化定量工具Zonation软件识别理论上既适宜重点保护植物生存又能够保证景观连通性的区域,获得本地重点保护植物景观保护等级。根据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将景观保护等级最高的17%区域视为多物种空间优先保护区,结合Zonation模型生成的随景观丧失物种加权灭绝风险曲线,将保护等级最高的8%区域划为一级保护区,保护等级在8%—17%范围内的区域划为二级保护区。利用MaxENT模型中的jackknife刀切法发现海拔是对本地重点保护植物分布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优先保护区集中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海岸带区域。将优先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厦门市生态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对比发现厦门市岛外西部、北部的优先保护区得到了较好保护;岛外的西南部及东南部、岛内的东部及南部海岸带的优先保护区被建设用地大规模占用,已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的区域较少,存在大量的海岸带优先保护区保护空缺;岛外东南部的部分优先保护区虽未被占用,但规划中属发展备用地,缺乏生态保护。为避免优先保护区面积的进一步萎缩,应重点关注海岸带区域优先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将目前属于发展备用地的优先保护区转划为生态留白空间,针对一级、二级优先保护区分别实施刚性和弹性的生态保育措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严控对海岸带区域优先保护区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协调优先保护区内保护与开发利用间的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