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新乡453007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东省高效绿色能源与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量子调控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
出 版 物:《复合材料学报》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
年 卷 期:2021年第38卷第6期
页 面:1914-192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5[工学-工业催化]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5101219170135) 河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经费(5101219470222)
主 题:Ag_(2)CrO_(4) g-C_(3)N_(4) 可见光催化 漂浮 除藻
摘 要:以Al_(2)O_(3)改性的膨胀珍珠岩(mEP)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沉积法制备Ag_(2)CrO_(4)-g-C_(3)N_(4)-TiO_(2)/mEP漂浮型可见光催化材料。对制备的光催化材料使用XRD、N2吸附/脱附、FESEM-EDS、XPS和UV-vis DRS等分析方法进行材料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Ag_(2)CrO_(4)含量可对复合催化剂的晶型和比表面积产生影响,过高的Ag_(2)CrO_(4)可在催化剂的表面形成团聚颗粒不利于催化剂对藻细胞的吸附和光催化灭活。以铜绿微囊藻为处理对象,光催化剂中Ag_(2)CrO_(4)/TiO_(2)的理论摩尔比为0.05,初始藻细胞浓度为2.75×10^(6) cells/mL时,单纯暗吸附8 h藻细胞的去除率为10.3%,在吸附和光催化的协同作用下,藻细胞的去除率可达81.88%。光催化除藻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为光生空穴h^(+),该催化剂在重复利用三次后对藻细胞仍有72.19%的去除率,催化剂有较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