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重庆市400021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成都市610059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出 版 物:《天然气工业》 (Natural Gas Industry)
年 卷 期:2021年第41卷第6期
页 面:27-3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大专项“川东地区中—浅层油气综合地质及有利目标评价研究”(编号:XNS02JS2018-0157)
主 题:四川盆地东部 中二叠统茅口组 孤峰段 地层划分与对比 岩溶古地貌
摘 要:四川盆地东部(以下简称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后期沉积相变过程复杂,加之茅口组顶界尚缺乏统一的划分标准,由此导致所恢复的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格局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给该区茅口组岩溶储层的天然气勘探提供帮助,利用露头地质调查、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人工虚拟井等资料,在通过标志层对茅口组进行精细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综合地层残余厚度、地层岩性、地层剥蚀层段分析,建立了茅口组古岩溶地貌单元划分标准,刻画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的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茅口组残余地层厚度具有“北薄南厚的分布特征,其中茅一段厚度分布稳定,茅二段残余地层厚度变化较大;②海槽相孤峰段开始沉积于茅二^(b)期,结束于茅二^(a)晚期,地层厚度一般小于25 m,分布局限于川东北地区;③茅三段和茅四段在川东地区的中部和北部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剥蚀;④茅口组末期古地貌可划分出2个岩溶高地、3个岩溶盆地及2个岩溶斜坡。结论认为,川东地区茅口组古地貌总体上呈岩溶斜坡为主、岩溶高地次之,岩溶盆地分布范围相对较小,其中北部和中部地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带茅口组上部地层剥蚀较多,岩溶储层主要发育于茅二^(b)亚段、茅二^(c)亚段及茅一段中上部,南部地区岩溶储层主要发育于茅三段、茅二^(a)亚段及茅二^(b)亚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