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起搏联合三磷酸腺苷注射法强化肺静脉电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消融... 收藏

起搏联合三磷酸腺苷注射法强化肺静脉电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消融术后成功率的影响

The impact of enhanced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on the long-term success rate after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a combination of pacing and adenosine triphosphate injection

作     者:陈建华 陈泉河 张飞龙 陈学海 许哲 江琼 孙旭东 李金国 陈良龙 王伟伟 CHEN Jian-hua;CHEN Quan-he;ZHANG Fei-long;CHEN Xue-hai;XU Ze;JIANG Qiong;SUN Xu-dong;LI Jin-guo;CHEN Liang-long;WANG Wei-wei

作者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福建省冠心病研究所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医科大学协和临床学院 

出 版 物:《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年 卷 期:2021年第35卷第3期

页      面:239-24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080502[工学-材料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福建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17Y0039) 

主  题: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起搏 腺苷 

摘      要:目的探讨在首次肺静脉电隔离术(PVI)后,采用起搏夺获+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补充消融的强化PVI的术式能否减少PVI术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复发率,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术后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诊断阵发性房颤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首次PVI后观察30min+补充消融的术式;B组:采用首次PVI后观察30 min+起搏夺获+静脉注射ATP+补充消融的术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2个月房颤的复发率,术后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的有关指标。结果 A组128例,在首次PVI后观察30 min,在54/128(42.2%)例中,发现有157/525(29.9%) PVs-LA之间恢复电传导;B组138例,在首次PVI后共有120/138(87.0%)例的365/562(64.9%) PVs-LA之间电传导恢复。术后随访12个月,A组有25例(19.5%)、B组有15例(10.9%)复发房颤(P=0.048)。B组术后12个月时左房、左室后壁厚度以及室间隔厚度均明显小于术前(P值均0.001);肺动脉压力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4);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2)。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在首次PVI后,采用观察30 min+起搏夺获+静脉注射ATP+补充消融的强化PVI术式,可以减少PVI术后远期房颤的复发率,还可以改善术后12个月时左房和左室的结构及功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