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传统后正中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炎... 收藏

传统后正中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炎症反应及骨代谢观察

Observa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Bone Metabolism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ith Traditional Posterior Median Approach,Paraspinal Space Approach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Approach

作     者:侯江业 张宁 蔡飞 杨振邦 李耀章 董建彬 贺耀耀 HOU Jiangye;ZHANG Ning;CAI Fei

作者机构: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骨科一病区陕西榆林719000 延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骨科一病区陕西榆林718000 

出 版 物:《河北医学》 (Hebei Medicine)

年 卷 期:2021年第27卷第6期

页      面:980-986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陕西省科学技术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编号:2017K14-02-13) 

主  题:传统后正中入路 椎旁肌间隙入路 微创经皮入路 胸腰椎骨折 

摘      要:目的:探讨传统后正中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150例胸腰椎骨折,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椎旁肌间隙入路组行手术治疗,n=60)、B组(予以微创经皮入路行手术治疗,n=30)、C组(予以传统后正中入路行手术治疗,n=60);对比三组TNF-α、MCP-1、HMGB-1、CRP、IL-1β、OC、OPG、PICP、PINP、TRACPsb、RANKL、β-CTx、NTX指标,以及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三组TNF-α、MCP-1、HMGB-1、CRP、IL-1β、OC、OPG、PICP、PINP、TRACPsb、RANKL、β-CTx、NTX的时点、组间、交互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48h,A组的TNF-α、MCP-1、HMGB-1、CRP、IL-1β、TRACPsb、RANKL、β-CTx、NTX低于B、C组,而OC、OPG、PICP、PINP高于B、C组,而低于B、C组(P0.05);三组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入路相比,但椎旁肌间隙入路效果更优,即手术时间短,炎症反应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