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福建省应用认知与人格重点实验室福建漳州363000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临床医学系福建漳州363000
出 版 物:《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1年第34卷第2期
页 面:123-127页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教育学] 040201[教育学-基础心理学]
基 金: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9SJD006)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Z180836) 福建省区域农村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度开放课题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ZWYD201802)
摘 要:采用现场实验形式,从行为接受者的视角考察感知社会善念水平与情绪体验的关系.选择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被试与行为实施者(由同龄陌生人扮演)双方现场选择实物进行互动.参照范德赛(Van Doesum)等的社会善念范式,通过控制行为实施者在物品选择游戏中选择“唯一选项和“非唯一选项的比例,对被试感知到的实施者的社会善念水平进行操纵,并采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测量其情绪体验.结果显示感知高社会善念水平与积极情绪体验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1),回归分析也发现感知社会善念水平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积极情绪体验(β=0.54,t=3.78,p0.01),其解释量为28%.研究初步证实儿童感知高社会善念水平与积极情绪体验存在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