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存名新规:一种重视已消失古迹之名称延续与空间复兴的传承理念 收藏

存名新规:一种重视已消失古迹之名称延续与空间复兴的传承理念

作     者:王墨泽(文/图) 李小龙(文/图) 张杨梅子(文/图) 王树声(文/图) 

作者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出 版 物:《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年 卷 期:2021年第45卷第6期

页      面:I0001-I000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D1100902)资助 

主  题:场所精神 地方文脉 黄鹤楼 醉翁亭 古迹 空间格局 新规 相融合 

摘      要:1.何谓“存名新规中国古迹传承素有“存名的传统,重视对已消失古迹的名称延续,使之文化价值有所凝注而得以传颂,场所精神一脉相承,如“舜井“黄鹤楼“醉翁亭等,皆名传千古,构成彰显地方文脉、凝聚社会人心的空间标识。在“存名的同时,中国规划亦注重将先贤故迹与现世生活相融合,在适应人居需求的过程中接续文脉、复兴空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延续古迹名称与复兴空间格局并重的传承理念,古人称之为“存名新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