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浙江三门湾浮游动物优势种空间生态位 收藏

浙江三门湾浮游动物优势种空间生态位

Spatial niches of dominant zooplankton species in Sanmen Bay,Zhejiang Province of East China

作     者:徐晓群 曾江宁 陈全震 刘晶晶 杜萍 王桂忠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 

出 版 物:《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24卷第3期

页      面:818-82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428903)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43-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5110166) 浙江省海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R50025)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G1221,JG1222)资助 

主  题:浮游动物 生态位 竞争 捕食-被捕食 典范对应分析 三门湾 

摘      要:生态位与种间竞争、资源利用密切联系,体现了物种在群落中利用资源的能力.为探明三门湾浮游动物分布格局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分别采用Shannon公式和Petrailis指数测定了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通过典范对应分析研究生态位分化状况.结果表明:百陶带箭虫、背针胸刺水蚤、短尾类幼虫等沿岸种的空间生态位较宽,而肥胖软箭虫、中华假磷虾等外海种的空间生态位较窄;具有捕食-被捕食关系的不同类群物种(如箭虫、仔鱼和水母分别与桡足类)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而同一类群物种(如桡足类及箭虫)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低;浮游动物分布受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的影响较大,受营养盐影响较小.浮游动物空间生态位与生活类型、种间竞争、摄食等多种因素相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