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苍白密螺旋体实验诊断研究新进展 收藏

苍白密螺旋体实验诊断研究新进展

Advances in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Treponema Pallidum

作     者:闵彦 刘丹 MIN Yan;LIU Dan

作者机构:解放军960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250031 上海中医药大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1203 

出 版 物:《药物生物技术》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1年第28卷第3期

页      面:319-322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主  题:苍白密螺旋体 梅毒 分子诊断 实验诊断 PCR 环介导等温测序技术 传染病质谱技术 

摘      要: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苍白密螺旋体的实验诊断对于梅毒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苍白密螺旋体传统实验诊断技术以及苍白密螺旋体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常规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一期梅毒皮损分泌物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巢式PCR技术(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 PCR)对二期梅毒、隐性梅毒以及神经梅毒病人唾液标本检测发现,唾液可以作为梅毒诊断的体液标志物,并用于评估梅毒治疗效果。巢式PCR技术对一期、二期梅毒全血中TP-DNA的敏感性也较高。巢式实时PCR技术(Nested and real-time PCR,NR-PCR)对神经梅毒患者耳垂血标本的检测阳性率明显比全血标本的阳性率高。环状等温测序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适用于不发达地区梅毒分子诊断的发展。性传播疾病质谱技术(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mass spectrometry,STI-MS)在梅毒的筛查和流性病学调查中具有巨大潜力。以上技术的发展将对特殊人群,比如TP/HIV合并感染患者、神经梅毒患者以及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实验诊断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