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广东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生命质量与应用心理研究中心)东莞523808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精神卫生科83320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510370
出 版 物:《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
年 卷 期:2021年第30卷第8期
页 面:694-70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主 题:抑郁症 自杀未遂 基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冲动特质 生活事件
摘 要: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基因SKA2、AVPR1B、CRHR2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行为的关联性及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因自杀就诊的抑郁症患者61例(病例组),同期选取与病例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人员57例(对照组)。使用Snapshot分型技术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基因型检验,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Ⅱ)、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分别评估个体的冲动特质及其过去1年的精神压力。使用SPSS 22.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自杀未遂组BIS-Ⅱ总分和LES总分[分别为(65.05±11.14)分,(34.16±27.23)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30±9.07)分,(11.67±12.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VPR1B基因rs28373064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3,4.279,均P0.05)。GMDR中最优交互模型为AVPR1B基因rs28373064位点与冲动特质、生活事件构建的三阶模型,检验样本准确度最高0.789,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多个遗传模式中,AVPR1B基因rs28373064位点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行为存在关联[显性模式:A/G-G/G(OR=0.38,95%CI=0.16~0.88,P=0.021);超显性模式:A/G(OR=0.36,95%CI=0.15~0.87,P=0.019);累加模式:A/A、A/G及G/G(OR=0.44,95%CI=0.20~0.96,P=0.034)]。结论AVPR1B基因rs28373064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行为相关,该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在生活事件及冲动特质的影响下更容易发生自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