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黑龙江哈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疼痛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出 版 物:《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年 卷 期:2021年第13卷第29期
页 面:16-19页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基 金: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B2-YX20190302-06)
主 题:专业学位硕士 研讨模式 BOPPPS+PAL模型 麻醉学 科研能力 培养 教育
摘 要:近年来,随着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我国逐步确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硕士(专硕)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新型培养模式。新模式下,应用型医疗人才输出加快,各种医疗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重临床,轻科研的培养特点使专硕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不足,研究生教育出现本科化趋势。麻醉学逐渐从临床麻醉向围术期医学跨越发展,麻醉科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日趋关键。麻醉学专硕是我国麻醉学科重要的接班人,但他们工作任务重,风险高,往往更加容易忽视自身科研能力的训练。因此,如何能够聚焦麻醉学专硕的缺陷点和潜力点改进教学模型并强化课外科研训练,一直是麻醉学专硕教育领域的关注点及难点。文章总结并探讨科研研讨模式(seminar)的基础上引入BOPPPS+PAL理念,能够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以期为麻醉学专硕乃至整个临床医学专硕教学方式改革提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