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两种方法建立的睾丸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的比较 收藏

两种方法建立的睾丸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的比较

Comparison of cisplatin-resistant testicular cancer cell lines established by two methods

作     者:李贝贝 董淑英 樊宗兵 吴小祥 巫剑峰 童旭辉 LI Beibei;DONG Shuying;FAN Zongbing;WU Xiaoxiang;WU Jianfeng;TONG Xuhui

作者机构:蚌埠医学院药学系药理学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30 

出 版 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5年第35卷第12期

页      面:1755-175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5A180) 蚌埠医学院校级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BYKY1407ZD) 蚌埠医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Byycxz1420 Byycx1553) 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 ZD2016158) 

主  题:睾丸癌 顺铂 耐药 

摘      要:目的浓度递增法与大剂量冲击法分别诱导两种小鼠睾丸癌I-10顺铂耐药细胞株,比较两种细胞株之间形态差异,并检测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诱导耐药细胞株I-10/DDPi,大剂量冲击法的诱导耐药细胞株I-10/DDP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分别检测耐药指数,绘制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正常睾丸癌I-10细胞及两种方法建立的相应耐药株均为贴壁生长,形态饱满,大体呈梭形,上皮样,细胞大小大致相同;I-10/DDP细胞大小不同,形态不规则,细胞表面有细长微绒毛类似触角,分散排列。耐药株I-10/DDPi及I-10/DDPh对顺铂的耐药指数分别为3.924和3.099,耐药细胞系的倍增时间较正常I-10细胞延长。耐药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表达显著高于正常I-10细胞,其中I-10/DDPi增加更为明显。耐药细胞株侵袭力增强,其中I-10/DDPh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采用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的耐顺铂睾丸癌细胞株,且大剂量冲击法建立的耐顺铂细胞株I-10/DDPh更接近于临床中的肿瘤耐药细胞。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