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长江口滨岸潮滩重金属源汇通量估算 收藏

长江口滨岸潮滩重金属源汇通量估算

Estimation of source and sink fluxes of heavy metals in tidal flat of the Yangtze Estuary

作     者:毕春娟 陈振楼 许世远 王军 刘杰 李丽娜 BI Chun-juan;CHEN Zhen-lou;XU Shi-yuan;WANG Jun;LIU Jie;LI Li-na

作者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出 版 物:《地球化学》 (Geochimica)

年 卷 期:2006年第35卷第2期

页      面:187-19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1[工学-环境科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8[工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1020)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5JC14059)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上海市环保局招标项目 

主  题:重金属 源汇通量 潮滩 长江口 

摘      要: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滨岸潮滩16个站位1年的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粒度和密度等季节性测试数据,结合其他文献的沉积物累积速率资料,初步估算了长江口滨岸潮滩重金属的源汇通量。结果表明,2002年徐六泾以下的河口地区,沉积物中Cu、Pb、Fe、Mn、Zn、Cr的年滞留量分别为3425t/a、2751t/a、3451599t/a、69505t/a、14045t/a和3176t/a,石洞口排污口和黄浦江仍然是这几种重金属的主要污染输入来源之一。潮滩能有效滞留河口水体中的重金属,在长江口0m线以上的潮滩沉积物中,Cu、Pb、Fe、Mn、Zn、Cr的年沉降量分别占到整个河口区重金属沉降量的24.3%、27.6%、32.3%、32.4%、20.5%和23.2%。从潮滩重金属的沉降通量来看,南汇边滩的沉降通量最大,长江口南岸潮滩明显高于长江口北支潮滩,说明位于排污口下游的滩地能有效削减入海重金属污染负荷。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