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ICU100091
出 版 物:《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年 卷 期:2006年第18卷第6期
页 面:323-326页
学科分类:100218[医学-急诊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价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镇静程度的可靠性。方法选择18~65岁、无意识障碍、需持续机械通气(72h)患者15例。患者入ICU3d7:00停用所有镇痛及镇静剂,待患者完全清醒后静脉泵入异丙酚至BIS目标值为45~60,维持10min后,每间隔10min减少异丙酚泵入量10μg·kg-1·min-1至停止药物泵入。于达到镇静目标以及每次减药后测定BIS值以及镇静躁动评分(SAS)分级。结果BIS值与SAS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494,P0.01)。但SAS分级在2~4级时,BIS值分布离散度高,相关系数下降(r=0.4566,P0.01)。随着异丙酚泵入量的逐渐减少,BIS值逐步升高,两者呈现显著的线性负相关(r=0.8076,P0.01);SAS分级亦显著上升,两者呈现等级负相关(r=0.6551,P0.01)。结论SAS分级与BIS值在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程度时存在良好相关性。但在SAS2~4级镇静状态时,BIS能更准确、客观地反映患者镇静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