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颌骨和股骨缺损模型大鼠注射唑来膦酸后骨坏死发生率的差异 收藏

颌骨和股骨缺损模型大鼠注射唑来膦酸后骨坏死发生率的差异

Incidence of osteonecrosis in rats with jaw versus femoral defects following zoledronic acid injection

作     者:鲍宏宇 吕冬梅 何芸 夏德林 陈俊良 Bao Hongyu;LüDongmei;He Yun;Xia Delin;Chen Junliang

作者机构:西南医科大学口颌面修复重建和再生实验室四川省泸州市646000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22年第26卷第11期

页      面:1699-1704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5[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02231),项目负责人:何芸 泸州市人民政府-西南医科大学联合项目(2020LZXNYDJ17),项目负责人:陈俊良 

主  题:颌骨 股骨 唑来膦酸 双磷酸盐 骨坏死 大鼠 

摘      要:背景:双膦酸盐类药物可导致颌骨坏死,但是双膦酸盐类药物对同一个体不同部位产生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对同一个体有创伤和无创伤的颌骨或者股骨的影响也是不明确的。目的:对比唑来膦酸对大鼠颌骨及股骨缺损愈合的影响,为临床指导唑来膦酸等药物的使用和预防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共40只,其中20只腹腔注射唑来膦酸溶液,20只注射生理盐水。给药10周后于大鼠左侧下颌骨及股骨做一2 mm×2 mm×2 mm骨缺损,右侧不做任何处理,即可分为唑来膦酸+颌骨缺损组、唑来膦酸+股骨缺损组、唑来膦酸+颌骨未处理组、唑来膦酸+股骨未处理组、生理盐水+颌骨缺损组、生理盐水+股骨缺损组、生理盐水+颌骨未处理组、生理盐水+股骨未处理组。术后观察颌骨和股骨的愈合情况,术后第8周取材并行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1)唑来膦酸+颌骨缺损组中有16个观察区域术后见下颌骨缺损愈合不佳,局部牙龈红肿、溢脓,术后8周软组织仍未完全愈合,颌骨术区仍可见死骨,骨坏死发生率为80%;其余各组均未见骨质坏死;(2)影像学结果:唑来膦酸+颌骨缺损组中发生骨坏死标本的X射线片显示,颌骨缺损区域未发生骨愈合,有骨质溶解性破坏;唑来膦酸+股骨缺损组缺损区域密度与周围骨组织相似;生理盐水+颌骨缺损组和生理盐水+股骨缺损组骨缺损处密度较周围组织稍低;(3)组织学结果:唑来膦酸+颌骨缺损组中发生骨坏死标本的组织学切片可见细胞核消失,骨小梁结构紊乱,并可见少量纤维组织;其余标本未见明显异常;(4)提示腹腔注射唑来膦酸后大鼠下颌骨缺损骨坏死的发生率很高,而股骨缺损及无缺损的颌骨和股骨不会发生骨坏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