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伤寒论》的康守义腹诊经验探析 收藏

基于《伤寒论》的康守义腹诊经验探析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Kang Shouyi’s abdominal diagnosis experience based on Shanghan Lun

作     者:李盼飞 王艳 谭天阳 苏庆民 LI Panfei;WANG Yan;TAN Tianyang;SU Qingmin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00 

出 版 物:《中国医药导报》 (China Medical Herald)

年 卷 期:2021年第18卷第29期

页      面:126-130页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01[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10[医学]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S105) 

主  题:腹诊 《伤寒论》 三部六病 胸胁苦满 腹主动脉搏动亢进 康守义 

摘      要:学者们普遍承认《伤寒论》在中医腹诊史上的重要地位,但如今应用《伤寒论》腹诊的医家仍不多见。三部六病流派创始人刘绍武先生入室弟子康守义老师意识到了《伤寒论》腹诊的诊疗价值,经过多年实践,对《伤寒论》中的腹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本文将从腹诊手法、腹诊准备、腹部观察、按揉、深按五部分全面总结和探析康守义老师的腹诊理论、方法和应用。重点总结和阐述了上腹部的胸胁苦满、痞硬、硬痛,中腹部的腹主动脉搏动亢进、水泛波、压痛,下腹部的少腹急结等腹诊特征。并指出腹动亢进、胸胁苦满、水泛波分别是桂枝剂、柴胡剂、苓桂剂的应用指征等临床要点。这些内容属于中医腹诊及《伤寒论》研究的新成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