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非气管插管闭环靶控输注全身麻醉在胸外科ER... 收藏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非气管插管闭环靶控输注全身麻醉在胸外科ERAS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combined with nontracheal intubation closed-loop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of general anesthesia in thoracic surgery ERAS

作     者:陈益 李启飞 刘伟伟 唐丽 毛庆军 夏瑞 CHEN Yi;LI Qifei;LIU Weiwei;TANG Li;MAO Qingjun;XIA Rui

作者机构: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荆州434000 

出 版 物:《现代医药卫生》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年 卷 期:2021年第37卷第21期

页      面:3632-363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7[医学-麻醉学] 10[医学] 

基  金:湖北省荆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计划项目(2019CC53-01) 

主  题:胸椎旁神经阻滞 非气管插管 闭环靶控 快速康复 

摘      要:目的研究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非气管插管闭环靶控输注全身麻醉在胸外科ER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及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体重指数(BMI)均小于28 kg/m^(2)。将患者随机分成P组和C组,每组各30例。P组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共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采用非气管插管闭环靶控输注全身麻醉。C组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麻醉前(T_(0))、麻醉后(T_(1))、切皮时(T_(2))、牵拉肺组织时(T_(3))、缝皮时(T_(4))等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术毕苏醒即刻及术后2、4、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P组T_(2)、T_(3)、T_(4)时点HR、MAP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_(1)、T_(2)、T_(3)、T_(4)时点HR、MAP与T_(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麻醉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非气管插管闭环靶控输注全身麻醉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可加速患者康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