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光肩星天牛刻槽中一种细菌及其对天牛幼虫的致病性 收藏

光肩星天牛刻槽中一种细菌及其对天牛幼虫的致病性

Pathogenicity of Serratia marcescens Isolated from the Egg Niche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作     者:邓彩萍 闫喜中 刘红霞 骆有庆 DENG Cai-ping;YAN Xi-zhong;LIU Hong-xia;LUO You-qing

作者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 

出 版 物:《中国生物防治》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年 卷 期:2008年第24卷第3期

页      面:244-248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基  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30022015) 教育部创新团队IRT0607 

主  题:粘质沙雷氏菌 光肩星天牛 致病性 

摘      要:在分离光肩星天牛刻槽微生物时筛选出一种红色杆状细菌,经常规方法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室内试验显示该菌对天牛低龄幼虫有致死作用。用5个浓度梯度(7.8×10^10 - 2.0×10^7)接种低龄幼虫,结果显示,最高浓度剂量下幼虫死亡率可达80.6%,最低剂量下也有16.1%的死亡率。毒力回归方程为Y=0.6116x-0.6441,LD50=1.69×10^9个/ml。在野外试验中,将菌液喷于木段表面并将天牛成虫置于罩网木段上,使其产卵于木段,结果显示有皮下幼虫感染该菌致死,但防治效果仅有5.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