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残胃癌的疗效分析 收藏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残胃癌的疗效分析

作     者:李荣雪 马丹 张倩 邢洁 聂丹 孙秀静 朱圣韬 李鹏 张澍田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50 

出 版 物:《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27卷第1期

页      面:72-7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700600)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20-1-2023)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重点专项项目(XXZ01,XXZ02) 

主  题:残胃癌 早期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摘      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残胃癌(ERG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ERGC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诊疗情况、病理组织学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ESD中位操作时间62.5(24~361)min,整块切除率90%(9/10),完全切除率80%(8/10),治愈性切除率70%(7/10)。术中出血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均经内镜成功止血;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病理:7例为高分化腺癌,2例为中分化腺癌,1例为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por1sig)。中位随访时间20.0(6.9~70.3)个月,未见胃癌复发或转移。结论ESD是治疗ERGC的安全而有效手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