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伴或不伴血管钙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的... 收藏

伴或不伴血管钙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的回顾性分析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vascular calcification

作     者:殷中伟 杜恒志 赵艳茹 汪道文 陈琛 YIN Zhongwei;DU Hengzhi;ZHAO Yanru;WANG Daowen;CHEN Chen

作者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血管病遗传与分子机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武汉市430030 

出 版 物:《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rteriosclerosis)

年 卷 期:2022年第30卷第1期

页      面:15-2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0052) 

主  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症 血管钙化 临床特征 转归 

摘      要:目的分析伴或不伴血管钙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症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的差异。方法对2020年2月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的COVID-19危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胸部CT表现,将患者分为血管钙化组和非血管钙化组,其中血管钙化组又分为主动脉钙化组、冠状动脉钙化组和同时钙化组(主动脉、冠状动脉均有钙化)。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结果与非血管钙化组相比,血管钙化组患者年龄偏大,合并高血压与冠心病比例更高,表现为更高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肌红蛋白、N末端B型脑钠肽原,较低的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且死亡风险更高。与主动脉钙化组比较,冠状动脉钙化组和同时钙化组的转归更差。结论血管钙化特别是冠状动脉钙化可能是C OVID-19危重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