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的影响 收藏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的影响

Effect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on acute ischemic stroke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microhemorrhage

作     者:李林峰 贾晓静 贾少杰 沈玉秀 曲鸿雁 程娜 LI Lin-Feng;JIA Xiao-Jing;JIA Shao-Jie

作者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二科吉林吉林132011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吉林吉林132011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药理部吉林吉林132011 

出 版 物:《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42卷第5期

页      面:1046-104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00201597JC) 

主  题: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出血转化 

摘      要: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不同程度脑微出血(CMBs)患者使用双抗治疗后出血转化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0例,行头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后分为无CMBs组(C组)和CMBs组,CMBs组再应用影像学评定CMBs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NSS)进行脑微出血分型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1次/d,连续口服21 d,此后改为阿司匹林100 mg或氯吡格雷75 mg,1次/d,治疗期间未予以其他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入院时分别行头CT、SW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21 d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复查头CT、NIHSS评分。治疗1年时,复查头CT及mRS评分,统计出血转化例数。结果C组和CMBs组使用双抗治疗后脑出血转化率、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型中低危组、中危组脑出血转化率、NIHSS评分、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CMBs组双抗治疗21 d与治疗后1年的脑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脑出血转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低、中危型CMBs的患者使用双抗治疗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不影响远期预后;而高危组应用双抗治疗可增加出血转化风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