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成都市臭氧重污染成因与来源解析 收藏

成都市臭氧重污染成因与来源解析

Causes and sources of heavy ozone pollution in Chengdu

作     者:宋梦迪 冯淼 李歆 谭钦文 宋丹林 刘合凡 董华斌 曾立民 陆克定 张远航 SONG Meng-di;FENG Miao;LI Xin;TAN Qin-wen;SONG Dan-lin;LIU He-fan;DONG Hua-bin;ZENG Li-min;LU Ke-ding;ZHANG Yuan-hang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区域污染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 

出 版 物:《中国环境科学》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2年第42卷第3期

页      面:1057-106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844301,9164410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209400) 

主  题:臭氧污染 本地生成 外地传输 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解析 成都市 

摘      要:采用来源解析的方法对2020年成都市发生的一次较为严重的臭氧污染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呈现从清洁-污染-清洁的变化趋势,污染持续时间长达9d,最大臭氧小时浓度达到258.8μg/m^(3).气象因素在成都臭氧污染中的影响不可忽略,其中温度与臭氧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东北风主要出现在污染前和污染后,可能起到稀释扩散臭氧浓度的作用;东南风主要出现在污染时期,存在对臭氧的传输作用.烯烃和芳香烃对成都的臭氧形成贡献显著,是成都臭氧污染治理应注意的重要前体物.汽油车排放(+燃烧源)作为影响成都VOCs的重要来源(27.3%~58.7%),且在污染期间有显著的升高,是成都臭氧污染治理应重点关注的前体物来源.在重污染天气,对污染情景的精准判断是治理污染的前提.通过对成都臭氧污染期间的气象因素及前体物来源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成都存在本地生成与传输共同作用和传输主导两种污染情景.在本地生成与传输共同作用污染情景下,应采取控制成都市前体物排放的措施并密切关注臭氧传输情况,加强联防联控;而在传输主导的污染情景下,控制本地前体物排放效果不大,应注重区域联防联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