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的广西边境地区生态服务功能交叉敏感性分析 收藏

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的广西边境地区生态服务功能交叉敏感性分析

Cross-Sensitivity Analysis of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in Guangxi Border Region Based on Land Use Transition

作     者:韦绍音 陆汝成 林晓楠 庞晓菲 秦秋燕 WEI Shaoyin;LU Rucheng;LIN Xiaonan;PANG Xiaofei;QIN Qiuyan

作者机构: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南宁530001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1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宁530001 

出 版 物:《水土保持研究》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22年第29卷第3期

页      面:308-3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06[工学-城乡规划管理]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43)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YCSW2021262) 

主  题: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系统服务 改进的交叉敏感性系数 广西边境地区 

摘      要:为揭示边境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广西边境地区2000年、2010年、2018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识别18年间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过程,结合改进的交叉敏感性系数探讨了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转型前期平缓,后期剧烈,耕地向建设用地、水域的转移是主要的转型驱动因素;(2)2000—2018年ESV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地均ESV高值主要集中于防城区、宁明县南部以及那坡县南部生态环境本底优越的一带,地均ESV低值出现在宁明县北部、龙州县、大新县以及靖西市的中心城区生态系统较为薄弱的岩溶地区;(3)耕地、林地、水域与其他地类相互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为敏感,其中最敏感的是林地与建设用地的转型,草地、未利用地与其他地类的转型缺乏敏感性。(4)生态敏感性空间演化分异特征显著,耕地与建设用地高生态敏感性重点分布在东兴市、宁明县、龙州县、靖西市,林地与建设用地高生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防城区和东兴市主城区、凭祥市以及靖西市北部等重要的贸易出口通道。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边境国土空间格局,实现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提供科学指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