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玉米中砷含量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收藏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玉米中砷含量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Optimization of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Corn by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作     者:谢海玉 XIE Haiyu

作者机构:天水市麦积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天水741020 

出 版 物:《现代食品》 (Modern Food)

年 卷 期:2022年第28卷第10期

页      面:215-218页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703[理学-化学] 

主  题:玉米 砷含量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前处理方法 检验效率 

摘      要:目的:探讨优化后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HG-AFS)对玉米中砷(As)含量的检测效果。方法:将HG-AFS湿解法中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并运用优化后的方法对超市销售的玉米样品和国家标准物质样品中As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湿解法的测定结果作比对。结果:As含量在0~1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标准玉米测量的标准值为(0.028±0.006)mg·kg^(-1),平均值为0.0266 mg·kg^(-1),RSD=5.00%;国标湿解法和优化后的方法对样品玉米的测量值均在标准玉米的标准值范围内,且两者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满足国家标准GB 5009.11—2014中的允许误差要求。结论:运用HG-AFS检测玉米内As含量过程中采用湿解法和优化的方法均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但与前一种方法相比,后一种方法的检验效率更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