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草地贪夜蛾生殖行为及其昼夜节律研究 收藏

草地贪夜蛾生殖行为及其昼夜节律研究

Reproductive behavior and circadian rhythm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作     者:张罗燕 汪分 万小双 徐进 叶辉 ZHANG Luo-Yan;WANG Fen;WAN Xiao-Shuang;XU Jin;YE Hui

作者机构: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昆明650224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昆明650091 

出 版 物:《环境昆虫学报》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44卷第3期

页      面:509-522页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云南省重点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2001BB050002) 云南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2201AS070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635) 

主  题:草地贪夜蛾 生殖行为 昼夜节律 择偶 生殖-生存权衡 

摘      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当前跨国迁飞性重大害虫,云南是其重要虫源地及其向内地迁移的重要通道。生殖行为是性选择和物种进化的重要基础,基于生殖行为的害虫监测和防治策略也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模拟自然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择偶情况,采用永久配对和每日更换配偶两种处理,对草地贪夜蛾成虫一生(约10 d)的生殖行为和节律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该蛾在羽化当日(0日龄)即出现召唤和求偶行为但无交配发生,在1日龄开始出现交配行为并在2日龄开始产卵,从2日龄到6日龄期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生殖活动,之后开始下降。雄虫求偶与雌虫召唤在节律上有较高的同步性,交配高峰多出现在召唤和求偶高峰之后。每日更换配偶与永久配对相比,雌蛾表现出较高的求偶频率和持续时间,较高交配比率和频率。雌虫在遇到新配偶或与新配偶交配后,会延缓产卵或下调产卵速率。从性选择理论来看,这些行为策略将有助于雌虫获得物质或基因利益,值得进一步探究。交配次数、召唤时长与雌虫寿命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但前5 d产卵速率与雌虫寿命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早期产卵量较高的雌虫寿命较短,符合早期繁殖-后期存活基因拮抗假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