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叶面喷施硒对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收藏

叶面喷施硒对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Effects of foliar application of selenium on selenium content and speciation in rice grain

作     者:沈方科 王亚萍 赵雪梅 范晓苏 李云春 顾明华 韦燕燕 周权能 何礼新 SHEN Fang-ke;WANG Ya-ping;ZHAO Xue-mei;FAN Xiao-su;LI Yun-chun;GU Ming-hua;WEI Yan-yan;ZHOU Quan-neng;HE Li-xin

作者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广西南宁530002 

出 版 物:《中国土壤与肥料》 (Soil and Fertilizer Sciences in China)

年 卷 期:2022年第6期

页      面:144-150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7202044-5) 南宁市科技重大专项(20172115-1)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AA17202038) 

主  题:水稻 氨基酸螯合硒 籽粒硒含量 硒吸收 硒代蛋氨酸 

摘      要:为研究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硒对水稻籽粒硒含量及形态的影响,以水稻品种百香139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水稻破口期叶面喷施不同用量的氨基酸螯合硒,并在水稻拔节孕穗期、始穗期、扬花授粉期、灌浆期、蜡熟期5个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13.5 g/hm^(2)(以硒计)的氨基酸螯合硒,在水稻成熟期测定、分析各处理组水稻地上部不同组织器官硒含量和籽粒硒形态。结果表明,喷施外源氨基酸螯合硒可提高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在适量范围内水稻植株各器官硒含量随着喷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水稻籽粒中硒主要以硒代蛋氨酸存在,水稻籽粒中硒代蛋氨酸含量与总硒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喷施氨基酸螯合硒用量为6.75、13.5、27.0 g/hm^(2)时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分别为0.168、0.431、0.439 mg/kg,均达到《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DB45/T 1061-2014)的要求。拔节孕穗期至灌浆期喷硒处理水稻籽粒硒含量呈现增高趋势,灌浆期喷硒处理的水稻籽粒总硒含量最高,达到0.320 mg/kg;水稻籽粒中硒代蛋氨酸含量占总硒含量的比例为43%~91%,硒代蛋氨酸含量占总硒含量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拔节孕穗期始穗期扬花授粉期=灌浆期蜡熟期,硒代蛋氨酸比例随着施硒时期越靠近水稻成熟期越低,表明水稻叶片中硒的转化时间对稻米中硒形态有显著影响,提早喷施硒有利于有机态硒的形成,提高稻米中有机态硒的比例。在硒的生物强化生产富硒水稻中,水稻破口期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硒的最佳用量为13.5 g/hm^(2),在5个不同生育期喷施13.5 g/hm^(2)的氨基酸螯合硒均能生产出富硒大米,且最佳喷施外源硒的时期为灌浆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